翻译业务咨询
当前位置:返回首页 >> 翻译新闻
高铁国际化人才稀缺:语言与文本翻译是胜败细节
高铁国际化人才稀缺:语言与文本翻译是胜败细节
其实,“高铁出海” 语言是第一道门槛。
“一个既懂技术,又能用英语顺畅交流的人才就是最大的宝贝。”许波吐槽道,“在国内,我们学的是哑巴英语,中式英语,刚出国的时候,与人交流很困难。而主要竞争对手基本上都是讲英语的发达国家,这是他们的天然优势。”
在许波看来,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。每一个海外项目都需要大量且反复的沟通。如果配备翻译,效率会降低一半,而且翻译往往不懂技术,容易造成沟通误解。“只能在实践中学习,没有别的办法。”
而语言能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。
许波坦言,“我们的技术文本与商务文本的质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,对手拿出来的都是标准文本,质量很高。这恐怕是我们最大的短板。”
张旻宇告诉《中国经济周刊》一个案例。2012年底一个北欧项目,南车株机海外营销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,离竞标成功只有一步之遥,连对方企业CEO都同意了,最终却因方案翻译错误而被对方技术专家否定。“比如说,刮雨器被翻译成抹布,这就是典型的中式翻译。”如此黑色幽默让张旻宇哭笑不得,却是其不得不面对的事实。
这并非南车株机一家企业的困境。据《中国经济周刊》了解,尽管高铁出海已成举国共识,我国却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中国高铁标准规范,各家企业“出海”均是自行翻译,无所依从。
一位专家对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表示,轨道交通产业产品繁多、技术复杂,要形成规范的国际文件,不仅要企业参与,也要学术界的努力,更多的要靠政府的统一组织,才可能拿出准确、完整的标准文本,获得全球的认可。
[来源:原创]
[作者:Devin]
[日期:14-12-30]
[热度:]
最新文章
房产证翻译,移民旅游探亲签证英语翻译05.03
家电设备产品技术资料说明书手册合同翻..02.09
无锡市仪器仪表设备产品技术说明书翻译12.06
无锡化工设备产品技术说明书手册合同英..11.14
无锡电力设备产品技术说明书手册合同翻..09.18
无锡公司设备产品技术资料文件翻译08.04
